静默中的警色
蒋洪锋
三月的西风,骤吹,
凌晨四点的街灯,在风中惶恐的闪烁,
路灯下的身影,穿着萤光黄的大白,
守护着,陶都城的安宁。
黑夜的静谧,悄悄地来到黎明前,
仿佛听到,星星眨眼的声音,
突然来袭的疫情,在三月十三日里蔓延,
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被按下了静默键。
封控区里,随风摇曳的警戒带,
坚韧的履行着,人不离区,足不离户的承诺,
以警之名,披上白袍战甲,逆风而上,
追阳,流调,溯源调查。
管控区的职责,防范区的任务,
人不出户,车不上路,
以防为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穿过无边的黑夜,守护百姓的安宁。
白色的防护服里,透明的护目镜,
掩不住了,被那汗水湿透的警服,
蓝色的口罩,反光的背心,
遮不住了,警帽下那疲惫的眼神。
迎风飘扬的党旗,汲取信仰的力量,
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
头顶上的警徽,让急措的百姓感到温暖,
闪烁的警灯,守望着城市乡村的万家灯火。
环钦的检查站,环城的卡点,
环环相扣,严防死守奥密克戎变异株。
茅岭江的鲈鱼,在桥头游走,
头上的红码,亮起通行的红灯,
土地田的辣椒,在国道上笑迎乌家客人,
好客的风铃花报告:阴性、双绿码,
欢快的小二哥,在油爆的辣椒里奔忙。
游过北门的鸭子,在南间,
头顶上的绿毛,48小时的核酸,一刷而过。
朱林里的山猪,向往城里美好的生活,
飞驰的车轮,把黑夜狠心抛下,
陶警陪伴着黑夜,在风中唱着《寒战》的歌。
月亮躲开乌云,告知路的方向,
钦州港的高速路口,幼稚阳光的姐弟俩,
踏着月光,童真留在宵夜和自制的糯米糕里。
天骄姑娘的爱心早餐,在覃蛇的蛇皮里跌荡。
桑椹果的红,饺子的香,在五桥东,
感谢的话语,印在秀儿的脸上,
太阳底下的警花,灿烂的笑容,迎八方来客。
市民口中的一句,“天太冷,快戴上”,
温暖融进了,一双皮手套里。
阻断疫情的链接,静默状态下的交通,
苏奶奶的米,李爷爷的油,退伍老兵的药,
群众的急难愁盼,都写在柴米油盐酱醋药里,
陶警的办法,“四秒”而出,两县三区联动,
紧急护送转运,解群众燃眉之急。
临时的党支部,党员先锋,网格服务,
网格调查的警姐,入户追阳一直到深夜,
凌晨的早上,唤使警弟帮买防疫物品,
小卖部里,警弟在付款时,
店老板的一句话:“警察辛苦了,不差钱。”
瞬间,令警弟破防。
抗疫的战场,上阵的父子兵,
夫妻同线,姐弟同袍,
家庭的警色,心连着心,守望相助,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同抗疫,
共同守护,钦州这片英雄的土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陶警逆战疫情,负重前行,
平凡的钦州公安,留下最美的警色。
此为疫中警记。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