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警营文化

“这就是信仰”

2023-07-10 09:40     来源:钦州市公安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这就是信仰”

——写在微电影《申大》首映之际

/龙现富

我见证了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2023年年初,我向局里领导提出拍摄一部关于申礼昌的微电影,讲述他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微电影《申大》。

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怀着忐忑的心情,想用一部微电影去记录一个人的事迹。忐忑的是,我怕短短十几分钟无法呈现申大勤勤恳恳、信仰于心的工作态度;忐忑的是,我怕看到申大的夫人和儿子思念家人的落寞神情;忐忑的是,我怕影片结束后我真的要面对好兄弟已经离开人世的事实……

历经半年的策划、摄制,以申礼昌的事迹为原型的微电影《申大》在7月3日上午成功举行首映式。300多名党员观看了微电影《申大》。各级领导、同事,尤其是申礼昌的遗属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这是对申礼昌的告慰。可转念一想,我们每一位民警把每一天都活好、干好,更好地服务人民,才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这是我爸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我一起去吃猪脚粉。他实在是太忙了……其实,只要人好好的,怎么忙都是幸福的。”

2008年初,为了提高110出警的速度,市公安局决定在治安支队110警务大队下设立4个处警中队,分别驻扎在钦州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派出所内,实行全天24小时轮班处警制。各个中队的人员主要从市局机关和各分局的民警中抽调,申礼昌也是其中之一。不过那时我在支队机关,他在下面派出所轮班,很长时间也没见过面。

2010年6月的一天上午10点左右,分管110警务的支队领导突然打电话给我:“中央公馆那边有一单醉酒闹事的警情比较棘手,我跟你过去看看。”我拿起相机,就驱车奔向现场。当我来到小区门口时,醉汉已经被两名民警控制住,但还在拼命挣扎,大喊大叫。我用相机拍下了当时的场景。控制醉汉的民警,其中一人就是申礼昌。这也是我唯一一次拍到拍到申礼昌处警的镜头。

2011年5月,巡警支队成立,治安支队110警务大队的民警整体转移到巡警支队,分配到城区各个警务站,申礼昌被分配到位于人民路与五马路交汇处的5号警务站任负责人。而我也从治安支队调到巡警支队综合室,负责文秘后勤等工作。当时警务站的保障很差,我经常跑各个警务站收集情况。到5号警务站时,常与申礼昌有接触,他干劲足,对站里民警、辅警的情况很熟悉。大家对申礼昌的评价也比较正面,说他工作很负责,也比较关心下属。那时的警务亭四面透风,夜间没有休息的地方,附近有家店面愿意让民警下半夜进去休息。轮到申礼昌值班时,他总是让其他民警、辅警去休息,自己守在岗亭里,实在太困了,就上警车歇一下。

“这是我爸第一次病倒,那段时间,我感觉我们家的天都要塌下来了。谁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2011年10月3日,正在上班的申礼昌突然晕倒在地。值班的同事见状马上把他送到医院,结果被诊断为脑梗死。在治疗的过程中,又诊断出2型糖尿病、肾衰竭等多种病症。

脑梗死治疗一个多月之后出院,申礼昌留下了后遗症,走起路来右脚一瘸一拐,而糖尿病、肾衰竭等疾病其实并无多少改善,需要继续药物维持治疗。

一般人会以生病为由长期休假了,但申礼昌却坚持回到警务站工作。

2013年5月,申礼昌任警务十大队大队长,主要负责整个支队400多人的考核考勤、勤务督查和宣传等工作。这对于上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工作任务的完成是重要一环。我当时是分管的支队领导,和他日常接触就多了。

2014年9月左右,我发现他的脸色暗黑,提醒他去做检查,他还不以为然。我报告了支队长,支队长悲观地说:“申礼昌脸这么黑,怕是难了。”到了11月,他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查出肾病转化为尿毒症,需要靠血液透析才能维持生命。支队领导嘱咐他:“好好治病,工作的事情先不要放在心上。”可是没过几天,他又来上班了。问他为什么不在家好好休息,他说:“透析之后舒服多了,在家待不住,还是来上班好。”

“这是我爸第一次哭,我才发现原来我爸也有脆弱的一面。他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在他去世后,我才从他儿子那里知道,拿到诊断结果那天晚上,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声痛哭。儿子问他怎么了,他说:“爸爸废了!”可以想见,他当时的内心有多崩溃!可是,仅仅几天时间,他就选择了坦然、勇敢去面对残酷的现实,在我们面前装作没事一样,继续工作,继续生活。

我们问他有什么困难要解决,他犹豫了很久才说:“我老婆在乡下教书,不方便照顾我,最好能把她调到城区或者近郊区来。”后来支队主要领导出面协调,有关部门也体谅他的实际困难,把他的爱人调到郊区的一所小学。为此事,他觉得亏欠了组织,多次感谢组织的关心和照顾。

虽然他回来上班,但是要定期去透析治疗,而且透析的频率越来越密,健康状况还是在不断恶化。考虑到他的情况,支队领导对他的工作进行了调整:主要工作由两位副大队长负责,他只负责到各个警务站开展日常勤务督查。于是,在不去透析的日子,他就带着辅警小利到各个警务站检查警容风纪、上级部署的落实等情况。他见到我的时候,总想同我谈工作,而我总是找话题岔开,实在岔不开,就叫他吩咐辅警小利把工作情况整理出来发通报就行了。我知道他对工作很负责,但是看着他日渐干瘦的身躯和干枯的脸庞,特别是看到他手腕上埋留的针头,心里就十分难受,怎么忍心和他谈工作呢?

协助他工作的辅警小利文化程度不高,初入警队时有点桀骜不驯,工作不怎么上心,民警都有点嫌弃他。申礼昌来到警务十大队后,就把他带在身边,通过言传身教感化他。慢慢地小伙子爱钻研业务了,工作进步了勤快了,对人的态度也转变了,不时还得到单位的表彰。

除了小利外,对所在大队的其他民警、辅警,申礼昌也经常鼓励大家要积极向上,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尤其是大学生辅警,他鼓励他们积极备考公务员,努力实现华丽转身。他还“现身说法”,让大家要乐观面对工作生活,不要老绷着一张苦瓜脸。他在警务十大队工作的几年间,大队几乎每年都有辅警考上公务员,大家都说十大队“风水好”。曾在十大队工作的小芳说:“申大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和给我们的鼓励,就是最好的‘风水’”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爸被送进了医院之后,再也不回家。直到今天,我都经常想我爸,想我爸的时候,有一个画面总挥不去。那是他最后一次上台领奖,他敬礼的时候,差点都站不稳了。当时能支撑他没有倒下的,我想,那就是信仰吧。”

2021年,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弘扬英模精神”工作中,我们想到被病魔折磨多年却坚持履职尽责的申礼昌,就把他的事迹整理出来,他“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干好”的精神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可媒体想采访他,他都拒绝了,他说应该多宣传年轻人。后来他被评选为“钦州市最美政法人”,需要拍一个颁奖用的短视频,还是由支队长出面劝他,他才“老老实实”配合采拍。在他去世后,这些采拍的素材,成了他生前仅有的影音资料。

2021年钦州市“最美政法人”颁奖晚会上,申礼昌迈着坚定却又蹒跚的步伐,走到舞台中央。想要抬手敬礼的瞬间,双腿不稳、身体不受控制地往后一个趔趄。当他缓过神站稳后,坚定地再次将右手举起,敬礼!

2022年初,根据他本人的申请,考虑到他每周要3次透析治疗的实际情况,组织上免去了他的大队长职务,并把他调到离家最近的巡警执勤点。支队领导叮嘱他:“你以保养身体为主,如果身体不允许就休息。”但是他说:“我是一名警察,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还领着国家的工资,我不能在家闲着当病号。我能干一天就是一天,能干一点就是一点,尽量为大家分担一些。”

此后,我偶尔见到他,问他的身体情况,他很乐观地说:“现在医疗条件好,通过透析我活了这么多年了,我还能坚持!”但是有时他也讲:“我的明天是奢侈的,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见到大家。”

2022年10月,他又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我还以为他像以前一样,顶多住几天院就没事了。没想到,他入院后情况急转直下,仅仅两天后就离开了我们。

在我认识申礼昌的十几年间,他其实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有的只是平平常常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坚持。但是他一个靠透析维持生命的人,这种平凡的坚守和党员的信仰,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